“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痛苦,但回首想想,都是传奇。”近日,作家刘楚昕创作的小说《泥潭》获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,他在台上分享了和女友的故事,起初大家以为他要讲述的是一段甜蜜的爱情故事。然而,听到结尾很多人落下了眼泪。故事的结局是,女友还没能看到,他举起象征梦想的奖杯,就因为癌症永远离开了他。
刘楚昕是湖北荆州人,今年34岁。目前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。从小喜欢文学的他13岁就萌生了作家梦。之后的十几年,他一直在写作后来也投了很多稿却屡遭退稿。刘楚昕说,“每次投稿都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,从最开始没有人理会到后来编辑写评语和修改意见,我就知道自己的写作进步了。”
在困境中看到希望,在绝望中找到勇气。刘楚昕的生活经历无疑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,也让他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展现出一种坚韧与乐观。刘楚昕介绍,此次获奖的小说《泥潭》于2013年开始构思、动笔,2016年完成初稿,后续又不断修改、打磨,直到2024年完成了终稿。
刘楚昕的故事感动大家的同时,也让我们思考,在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的今天,我们如何感受到生活的真实?刘楚昕克服各种各样的难题,并解决一个又一个困境,这样的生活经验、经历,展现了一种近乎残酷的生命韧性,也成就了这部获奖作品。他说:“小说中,主人公没有走出泥潭,但自己比较幸运,不管是写作上还是人生中也算重新站了起来”。刘楚昕乐观通达地面对人生的一切,积极地体会一切经历中的价值和意义。
文学的意义,或许就在于此。在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中,反观自己的生活,并一次次获得心灵的慰藉与成长,在精神上和品格上提升、再提升。正如作家王安忆在《一把刀,千个字》中写到,“人们总以为历史是由纪念碑铸成的,更可能是石头缝的草籽和泥土”。过自己的关,渡自己的河,翻自己的山,我们的人生终将辽阔。
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在AI时代,关于人的情感、体验和爱,永远不会被替代,这些也是永远照亮我们前行道路上的灯塔,温暖而坚定。生活依然复杂,生命依然昂扬,认清生活的真相,依然热爱它,这正是生命的价值所在。